近日,2025年“羊城八景”評選活動在廣州市文化館新館正式啟動。據(jù)悉,此次評選活動將通過“線上投票+市民參與+專家評審”方式評選出新時代新廣州的“羊城八景”。
一部“羊城八景”史,也是一部城市流變史。穿過歷史煙云,廣州山水之幽、人文之勝曾使無數(shù)文人墨客為之傾倒,也為后世留下了一張張詩意盎然的“文化地圖”。從宋元的扶胥浴日、石門返照,到明清的粵秀松濤、鎮(zhèn)海層樓,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云山疊翠、塔耀新城、珠水流光、越秀風華……一組組富有詩情畫意的地標景觀,訴說著千年古城前世今生的動人故事。
時過“景”遷,城市一新,重評“羊城八景”水到渠成。續(xù)寫八景風華,要以當代眼光重新發(fā)現(xiàn)城市之美,讓歷史文脈與時代精神水乳交融。
景點營銷不妨再“活”一點。城市品牌塑造不是“平地起高樓”,而要找到通往目標的“橋”和“船”,通過借力特殊節(jié)點、把握關鍵機遇將其轉(zhuǎn)化為獨特的城市精神標識。今年11月,十五運會和殘?zhí)貖W會將在廣州開幕,世人目光將聚焦羊城,這也是八方賓朋認識新時代廣州、讀懂粵港澳大灣區(qū)的好時機、好機遇。乘體育盛會之東風,用心講好“羊城八景”故事,必將助力賽事“流量”更好轉(zhuǎn)化為城市發(fā)展“留量”。
內(nèi)涵挖掘不妨再“深”一點。廣州歷來是文人墨客、中外商旅口中的詩意之地,這里有“萬峰盡處”的云山珠水,有“檀板一聲”的煙火之氣,有“五仙騎羊”的不朽傳說。積厚流光的城市文化、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(zhì)更是我們?nèi)≈槐M、用之不竭的寶藏。文化何以薪火相傳?不妨從地理、文化、飲食等多維度深入挖掘文化地標背后的人文故事、文脈符號,讓更多人感知其人文精神和恢宏氣象,增強對文化地標、城市歷史的認同感和歸屬感。
悠悠珠江,奔騰不息;千年古城,于斯為盛。用好用活“羊城八景”文化瑰寶,將其厚植在城市基座中、滲透于城市“肌體”里,必將讓城市文化熠熠生輝、綻放新彩。
(廣州日報評論員付迎紅)
(編輯: 吳嘉祺)